首页 商标文章正文

递延所得税费用(或收益)是怎么算的?_递延所得税按照哪个税率计算所得税费用

商标 2023年11月07日 10:20 124 祥恒

大家好!今天让小编来大家介绍下关于递延所得税费用(或收益)是怎么算的?_递延所得税按照哪个税率计算所得税费用的问题,以下是小编对此问题的归纳整理,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文章目录列表:

1.递延所得税费用(或收益)是怎么算的?
2.递延所得税按照哪个税率计算所得税费用
3.所得税费用的计算 以及递延所得税费用相关计算
4.所得税费用和递延所得税计算公式
5.所得税费用怎么计算?

递延所得税费用(或收益)是怎么算的?

1、递延所得税收益=递延所得税负债的减少额+递延所得税资产的增加额=(递延所得税资产期末余额-递延所得税资产期初余额)-(递延所得税负债期末余额-递延所得税负债期初余额)

2、递延所得税费用=递延所得税负债的增加额+递延所得税资产的减少额=(递延所得税负债期末余额-递延所得税负债期初余额)-(递延所得税资产期末余额-递延所得税资产期初余额)

3、递延所得税=当期递延所得税负债的增加+当期递延所得税资产的减少-当期递延所得税负债的减少-当期递延所得税资产的增加

这个公式得出的正数,就是递延所得税费用;负数,就是递延所得税收益。上述递延所得税资产和递延所得税负债对应的必须是“所得税费用”,这样才会影响递延所得税费用或递延所得税收益。

扩展资料:

会计处理:

一、本科目核算企业根据所得税准则确认的可抵扣暂时性差异产生的所得税资产。

根据税法规定可用以后年度税前利润弥补的亏损产生的所得税资产,也在本科目核算。

二、本科目应当按照可抵扣暂时性差异等项目进行明细核算。

三、递延所得税资产的主要账务处理

(一)企业在确认相关资产、负债时,根据所得税准则应予确认的递延所得税资产,借记本科目,贷记“所得税——递延所得税费用”、“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等科目。

(二)资产负债表日,企业根据所得税准则应予确认的递延所得税资产大于本科目余额的,借记本科目,贷记“所得税——递延所得税费用”、“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等科目;应予确认的递延所得税资产小于本科目余额的,做相反的会计分录。

(三)资产负债表日,预计未来期间很可能无法获得足够的应纳税所得额用以抵扣可抵扣暂时性差异的,按应减记的金额,借记“所得税——当期所得税费用”、“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科目,贷记本科目。

四、本科目期末借方余额,反映企业已确认的递延所得税资产的余额。?

百度百科-递延所得税

递延所得税按照哪个税率计算所得税费用

递延所得税费用=递延所得税负债发生额-递延所得税资产发生额-递延所得税负债转回的金额+递延所得税资产转回的金额

注意:这里只考虑确认递延所得税负债和递延所得税资产时对应“所得税费用”的情况。

递延所得税费用(或收益)是指按照会计准则规定应予确认的递延所得税资产和递延所得税负债在会计期末应有的金额相对于原已确认金额之间的差额,即递延所得税资产和递延所得税负债的当期发生额,但不包括计入所有者权益的交易或事项的所得税影响。

要想理解这个公式,可以做一下会计分录:

1、确认当期递延所得税负债时

借:所得税费用—递延所得税

贷:递延所得税负债

2.、确认当期递延所得税资产时:借:递延所得税资产;贷:所得税费用—递延所得税。

那么递延所得税费用就等于“所得税费用—递延所得税”科目的借方发生额减去贷方发生额,其实也就当期递延所得税负债发生额减去当期递延所得税资产发生额。

递延所得税是当合营企业应纳税所得额与会计上的利润总额出现时间性差异时,为调整核算差异,可以账面利润总额计提所得税,作为利润总额列支,并按税法规定计算所得税作为应交所得税记账,两者之间的差异即为递延所得税。按这种核算方式,合营企业需设置“递延所得税”科目来进行核算,在时间差额完全自行消失以后,本科目的余额也将为零。

通俗的讲,就是会计上认定的缴税金额与税务局认定的金额不一致,而其中暂时性的(以后税务局就认可了)就是递延所得税。

递延所得税,在会计科目上分为递延所得税负债和递延所得税资产。

递延,就是将所得税递延到后期了。所以,既然是递延,就是时间性差异。永久性差异是不会递延的。一般来说,按税法调整纳税申报表上有一个应交所得税额。该应交所得税是按税法中应纳税所得额计算的,其中包含了会计利润的永久性差异和暂时性差异。

所得税费用的计算 以及递延所得税费用相关计算

递延所得税按照哪个税率计算所得税费用

答:确认递延所得税负债的三种情形(假设所得税税率均为25%)

(1)确认递延所得税负债的同时,调整所得税费用

甲公司于2015年12月31日购入一项环保设备,取得成本为200万元,会计上采用直线法计提折旧,使用年限为10年,净残值为零,计税时按双倍余额递减法计提折旧,使用年限及净残值与会计相同.则2016年末资产的账面价值为180万元(200-20),其计税基础为160万元(200-40),产生应纳税暂时性差异.甲公司应确认递延所得税负债5万元(20×25%).

借:所得税费用5

贷:递延所得税负债5(将来应多交所得税)

(2)确认递延所得税负债的同时,调整其他综合收益等

与直接计入其他综合收益等的交易或事项相关的应纳税暂时性差异,相应的递延所得税负债应计入其他综合收益等.在实务中,比较常见的是因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公允价值上升而应确认的递延所得税负债,应调整其他综合收益.

(3)确认递延所得税负债的同时,调整商誉

非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中,按照会计规定确定的合并中取得各项可辨认资产、负债的账面价值与其计税基础之间形成应纳税暂时性差异的,应确认相应的递延所得税负债,同时调整合并中应予确认的商誉.

案例分析

比如公司收入1000万,成本800万,计提折旧费用50万,那么计算出来的利润总额=1000-800-50=150万,"所得税费用"=150X25%=37.5.这个是会计上的计算处理.

在税法上,如果税法规定,今年公司要计提的折旧是100万,那么计算出来的应纳税所得额=1000-800-100=100万,"应交税费-应交所得税"=100X25%=25万.

看到了,这两个数字有差异,差了12.5万.就是说,今年税务局只收25万的税,可是我会计上算出来的是37.5万啊.此时税务局说这12.5万我们不是不要了,我们今年不要,明年你们再交.看到了吗,虽然这12.5万还在我们账上,但是已经不属于我们的了,迟早要交给税务局的.

递延所得税资产次年怎么调整

递延所得税资产,就是未来预计可以用来抵税的资产,递延所得税是时间性差异对所得税的影响,在纳税影响会计法下才会产生递延税款.是根据可抵扣暂时性差异及适用税率计算、影响(减少)未来期间应交所得税的金额.

因为递延所得说是递延资产或者递延负债的变化.

例如:有一种资产未来要交税,现在先记着,比如,年初资产100万,需要交25万,年末200万,需要交50,那么今年就交50-25万.

以前年度递延所得税资产处理

你以前年度亏损没有确认递延所得税资产的.

你需要按前期会计差错更正来处理,

调整你期初的递延所得税资产和期初未分配利润.

借:递延所得税资产

贷:以前年度损益调整

看完了本网站的上述文章,对于递延所得税按照哪个税率计算所得税费用,递延所得税资产次年怎么调整!递延所得税负债所得税费用的计算,您应该有一定的了解了.更多会计知识都在网站更新中哦!希望大家不要错过!欢迎大家关注阅读!

所得税费用和递延所得税计算公式

所得税费用=所得税应税收入*适用税率

所得税费用是指企业经营利润应交纳的所得税。“所得税费用”,核算企业负担的所得税,是损益类科目;这一般不等于当期应交所得税,因为可能存在“暂时性差异”。如果只有永久性差异,则等于当期应交所得税。应对国家征税政策,月度所得税征缴采取月度汇算清缴的方法实现,即多退少补的政策。具体表现为:企业设立一个汇算清缴账户,并存入一定的金额,在核算出当期的所得税时税款通过汇算清缴账户结算,即使后期存在差异的情况下也会在下一个会计期间返还或者补全。

当期所得税费用就是当期应交所得税=应纳税所得*所得税税率(25%),其中应纳税所得=税前会计利润(即利润总额)+纳税调整增加额-纳税调整减少额。

纳税调整增加额:税法规定允许扣除项目中,企业已计入当期费用但超过税法规定扣除标准的金额。如超过税法规定标准的职工福利费(职工工资及薪金的14%)、工会费(2%)、职工教育经费(2.5%)、业务招待费、公益性捐赠支出、广告费、业务宣传费。以及企业已计入当期损失但税法规定不允许扣除项目的金额,如税收滞纳金、罚金、罚款。

递延所得税费用=递延所得税负债增加额+递延所得税资产减少额;

递延所得税收益=递延所得税负债减少额+递延所得税资产增加额;

递延所得税 定义: 由在会计上已经入账但在税务上尚未入帐的一项收入而引起的负债,这项负债记入资产负债.

递延税款是指由于税法与会计制度在确认收益、费用或损失时的时间不同而产生的会计利润(利润总额,下同)与应税所得之间的时间性差异。该差异在“纳税影响会计法”下核算确认,而在“应付税款法”下不予确认。

递延税款是指由于税法与会计制度在确认收益、费用或损失时的时间不同而产生的会计利润(利润总额,下同)与应税所得之间的时间性差异。该差异在“纳税影响会计法”下核算确认,而在“应付税款法”下不予确认。

所得税费用怎么计算?

递延所得税=当期递延所得税负债的增加+当期递延所得税资产的减少-当期递延所得税负债的减少-当期递延所得税资产的增加

或递延所得税=(递延所得税负债的期末余额-递延所得税负债的期初余额)-(递延所得税资产的期末余额-递延所得税资产的期初余额)

当期所得税的计算公式:

应交所得税=应纳税所得额×所得税税率

应纳税所得额=税前会计利润+纳税调整增加额-纳税调整减少额

纳税调整增加额

1.按会计准则规定核算时不作为收益计入财务报表,但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作为收益需要交纳所得税。

2.按会计准则规定核算时确认为费用或损失计入财务报表,但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则不允许扣减。

纳税调整减少额

1.按会计准则规定核算时作为收益计入财务报表,但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不确认为收益。

2.按会计准则规定核算时不确认为费用或损失,但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则允许扣减。

应予说明的是,企业因确认递延所得税资产和递延所得税负债产生的递延所得税,一般应当记入所得税费用,但以下两种情况除外:一是某项交易或事项按照会计准则规定应计入所有者权益的;二是企业合并中取得的资产、负债,其账面价值与计税基础不同,应确认相关递延所得税的。

所得税包括递延所得税吗?

所得税费用包括当期所得税和递延所得税两个部分,其中,当期所得税是指当期应交所得税。应纳税所得额=税前会计利润+纳税调整增加额—税调整减少。

综上所述,关于以上问题,个人依据请根据我国的法律法规进行合理纳税,所计算的结果也要经由多次验收。

法律依据:《个人所得税专项附加扣除暂行办法》第一章第二条本办法所称个人所得税专项附加扣除,是指个人所得税法规定的子女教育、继续教育、大病医疗、住房贷款利息或者住房租金、赡养老人等6项专项附加扣除。第八章第二十五条(一)纳税人首次享受专项附加扣除,应当将专项附加扣除相关信息提交扣缴义务人或者税务机关,扣缴义务人应当及时将相关信息报送税务机关,纳税人对所提交信息的真实性、准确性、完整性负责。专项附加扣除信息发生变化的,纳税人应当及时向扣缴义务人或者税务机关提供相关信息。

(二)前款所称专项附加扣除相关信息,包括纳税人本人、配偶、子女、被赡养人等个人身份信息,以及国务院税务主管部门规定的其他与专项附加扣除相关的信息。

(三)本办法规定纳税人需要留存备查的相关资料应当留存五年。第八章第二十六条有关部门和单位有责任和义务向税务部门提供或者协助核实以下与专项附加扣除有关的信息:

(一)公安部门有关户籍人口基本信息、户成员关系信息、出入境证件信息、相关出国人员信息、户籍人口死亡标识等信息;

(二)卫生健康部门有关出生医学证明信息、独生子女信息;

(三)民政部门、外交部门、法院有关婚姻状况信息;

(四)教育部门有关学生学籍信息(包括学历继续教育学生学籍、考籍信息)、在相关部门备案的境外教育机构资质信息;

(五)人力资源社会保障等部门有关技工院校学生学籍信息、技能人员职业资格继续教育信息、专业技术人员职业资格继续教育信息;

(六)住房城乡建设部门有关房屋(含公租房)租赁信息、住房公积金管理机构有关住房公积金贷款还款支出信息;

(七)自然资源部门有关不动产登记信息;

(八)人民银行、金融监督管理部门有关住房商业贷款还款支出信息;

(九)医疗保障部门有关在医疗保障信息系统记录的个人负担的医药费用信息;

(十)国务院税务主管部门确定需要提供的其他涉税信息。

所得税费用,是指企业经营利润应当缴纳的所得税,对于所得税费用,可以通过计算公式“所得税费用=应交所得税+递延所得税负债-递延所得税资产”来计算。

所得税的计算方法

所得税费用有两种计算方法:

1、所得税费用=应交所得税+递延所得税负债-递延所得税资产

2、所得税费用=(会计利润+或-永久性差异)×25%

什么是所得税?

所得税,又称收益税或所得课税,指的是国家对法人、自然人和其他经济组织在一定时期内的各种所得征收的一类税收,所得税具有以下特点:

1、征税对象通常是纯所得为。

2、计税依据通常是经过计算得出的应纳税所得额。

3、纳税人和实际负担人通常是一致的,因而可以直接调节纳税人的收入。

4、应纳税税额的计算涉及纳税人的成本、费用的各个方面,有利于加强税务监督,促使纳税人建立、健全财务会计制度和改善经营管理。

中国所得税率企业所得税的税率为25%,此外为了重点扶持和鼓励发展特定的产业和项目,规定了两档优惠税率:20%和15%。

从性质上看,对所得收益的分类可以分为以下四类:

1、所得税—个人所得税、法人所得税等;

2、利得税—资本利得(资本活动带来的);

3、收益税—土地收益,房产收益;

4、社会保险税(对个人所得的一种扣除)。

标签: 所得税 递延 资产

祥恒网络科技Copyright2022-2024祥恒网络版权所有. 备案号:湘ICP备20007799号 备案号:湘ICP备20007799号 站长QQ:2016907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