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商标文章正文

未到期的商业承兑汇票贴现的会计分录怎么写?_票据贴现会计分录如何做

商标 2024年02月12日 10:02 121 祥恒

大家好!今天让小编来大家介绍下关于未到期的商业承兑汇票贴现的会计分录怎么写?_票据贴现会计分录如何做的问题,以下是小编对此问题的归纳整理,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文章目录列表:

1.未到期的商业承兑汇票贴现的会计分录怎么写?
2.票据贴现会计分录如何做

未到期的商业承兑汇票贴现的会计分录怎么写?

贴现指的是商业承兑汇票的持票人在汇票到期日前,贴付一定利息将票据权利转让给银行以取得资金的票据行为,未到期的商业承兑汇票贴现时,计入短期借款科目核算,具体会计分录是什么?

未到期的商业承兑汇票贴现的账务处理

借:银行存款

财务费用

贷:短期借款

汇票到期企业承兑时:

借:短期借款

贷:应收票据

财务费用是什么?

财务费用是指企业为筹集生产经营所需资金等而发生的费用,包括但不仅限于企业生产经营期间发生的利息支出(减利息收入)、金融机构手续费、汇兑损益(有的企业如商品流通企业、保险企业进行单独核算,不包括在财务费用中)、企业发生的现金折扣或收到的现金折扣。

应当注意的是:企业在筹建期间发生的利息支出,应计入开办费;为购建或生产满足资本化条件的资产发生的应予以资本化的借款费用,在“在建工程”、“制造费用”等账户核算。

“财务费用”账户属于损益类账户,期末应将本科目的余额转入“本年利润”科目。

在利润表中,单设“财务费用”项目反映企业发生的财务费用,并根据“财务费用”科目的发生额,即期末结转的余额分析填列。

应收票据怎么理解?

应收票据是由付款人或收款人签发、由付款人承兑、到期无条件付款的一种书面凭证,并且根据是否附息分为附息商业汇票和不附息商业汇票。商业汇票分为了商业承兑汇票和银行承兑汇票,既可以依法背书转让,也可以向银行申请贴现,但根据规定,商业汇票的付款期限不得超过6个月。

在我国,应收票据是指企业持有的未到期或未兑现的商业票据,是一种载有一定付款日期、付款地点、付款金额和付款人的无条件支付的流通证券,也是一种可以由持票人自由转让给他人的债权凭证,

票据贴现会计分录如何做

该题按“商业汇票”做就可以了,因为商业汇票按承兑人不同可以分为:商业承兑汇票和银行承兑汇票。

借:银行存款(金额=票据面值-贴现利息)

财务费用(金额=贴现利息)

贷:应收票据——**企业(公司)(金额=借方金额)

贴现利息=票面到期值*贴现率*贴现日期

扩展资料:

格式

第一:应是先借后贷,借贷分行,借方在上,贷方在下;

第二:贷方记账符号、账户、金额都要比借方退后一格,表明借方在左,贷方在右。

会计分录的种类包括简单分录和复合分录两种,其中简单分录即一借一贷的分录;复合分录则是一借多贷分录、多借一贷以及多借多贷分录。

需要指出的是,为了保持账户对应关系的清楚,一般不宜把不同经济业务合并在一起,编制多借多贷的会计分录。但在某些特殊情况下为了反映经济业务的全貌,也可以编制多借多贷的会计分录。

参考资料:

百度百科:会计分录

票据贴现会计分录:

借:银行存款

贷:短期借款

财务费用—利息

票据贴现

票据贴现是应收和应付票据的贴现。企业筹措资金的一种方式。企业在应收票据到期之前,将票据背书后交银行贴现,银行将票据的到期价值,扣除按照贴现利率计算的从贴现日至到期日的利息(贴现折价)后的余款付与企业,称为应收票据贴现。应收票据贴现利息与贴现实得金额的计算公式为:贴现利息=票据到期价值×贴现率×贴现期,实得金额=票据到期价值-贴现利息。在出票人向银行偿付已贴现的票据前,贴现应收票据是企业的或有负债。企业开出本身的票据向银行贴现,银行将票据面值扣除贴现利息后的余额付与企业,称为应付票据贴现。应付票据贴现折价和实得款额的计算类似于应收票据贴现。对应付票据贴现折价要设立“应付票据贴现折价”账户核算,它是“应付票据”的抵减账户。应付票据贴现折价要按期摊配,转为利息费用。

扩展资料:

票据贴现可以分为三种

分别是贴现、转贴现和再贴现。

1.贴现是指客户(持票人)将没有到期的票据出卖给贴现银行,以便提前取得现款。一般工商企业向银行办理的票据贴现就属于这一种;

2.转贴现是指银行以贴现购得的没有到期的票据向其他商业银行所作的票据转让,转贴现一般是商业银行间相互拆借资金的一种方式;

3.再贴现是指贴现银行持未到期的已贴现汇票向人民银行的贴现,通过转让汇票取得人民银行再贷款的行为。再贴现是央行的一种信用业务,是央行为执行货币政策而运用的一种货币政策工具。

标签: 贴现 票据 票据贴现

祥恒网络科技Copyright2022-2024祥恒网络版权所有. 备案号:湘ICP备20007799号 备案号:湘ICP备20007799号 站长QQ:2016907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