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商标文章正文

行政单位如何进行预算业务控制_财务预算决算怎么做

商标 2023年12月08日 09:55 50 祥恒

大家好!今天让小编来大家介绍下关于行政单位如何进行预算业务控制_财务预算决算怎么做的问题,以下是小编对此问题的归纳整理,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文章目录列表:

1.行政单位如何进行预算业务控制
2.财务预算决算怎么做
3.国家决算的过程
4.决算书怎么做?和预算书有什么区别?
5.如何实现建筑工程的全过程预决算管理

行政单位如何进行预算业务控制

行政单位如何进行预算业务控制

 行政单位如何进行预算业务控制的呢?下面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吧!下面是我为大家收集的关于行政单位如何进行预算业务控制相关内容,希望能够帮到大家!

 预算业务是行政单位的一项重要管控内容。行政单位受托责任完成的优劣、员工素质的高低都体现在预算绩效之中。每位员工都应重视预算管控。

 进行预算业务控制应把握四个环节。第一,明确预算业务控制的原则、任务、目标及职责。第二,把握预算编制与审批,通常采用?两下两上?程序,使资金需要与供给密切结合。第三,把握预算执行与调整控制。强化资金使用监督,若发现较大差异,应及时调整,以更好地发挥预算的作用。第四,把握决算与预算评价控制,这是行政单位应关注的重点。既要注意数据的真实可靠,还要关注预算资金使用是否有效,并依据评价的结果改进工作,以形成?预算编制有目标、预算执行有监控、预算完成有评价、评价结果有反馈、反馈结果有应用?的全过程预算绩效管理机制。

 预算业务控制的范围、目标及职责

 局(委)预算业务是根据产业发展规划和任务目标编制的年度财务收支计划,包括预算编制与审批、预算执行与调整、决算与绩效评价等。

 (一)相关制度

 《预算法及实施细则》、《区区级项目支出预算管理办法》(试行)、《关于进一步加强我区财政集中收付制度改革有关工作的通知》、《单位财务管理制度》、《单位费用报销制度》、《单位职责权限相关制度》。

 (二)预算控制的原则、任务及范围

 1.预算控制原则:统一领导、分级管理、责权结合、收支平衡。

 2.预算控制任务:积极筹措预算收入,合理安排预算支出,发挥预算控制作用,提升预算管理效益。

 3.预算业务范围:包括收入、支出及结余,并根据需要进行明细分类。收入预算包括财政补贴收入、上级补助收入、事业收入、经营收入、附属单位上缴收入、其他收入等。支出预算包括基本支出、项目支出、经营支出、对附属单位补助支出、上缴上级支出等。涉及政府采购的预算,按政府采购项目、品名和限额等规定执行。预算结余是指预算执行结果有无余额

 (三)预算业务控制目标

 根据国家方针政策、结合产业发展规划目标,准确地反映资金需求,实现收支平衡,有效使用国家预算资金。

 1.预算编制目标。部门间沟通协调充分,预算与资产配置密切结合,预算与工作任务相适应,做到程序规范、方法科学、内容完整,项目落实,数据准确。

 2.预算执行目标。根据批复预算严格安排各项支出、指标分解审批下达,保障基本需求;项目支出与项目进度相协调,严格控制追加调整,充分发挥预算对产业发展及经济活动的管控作用。

 3.预算分析目标。建立预算执行分析机制,定期通报预算执行情况,分析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建议,提高执行的有效性,杜绝无预算、超预算支出等事项发生。

 4.决算编制目标。确保决算真实、完整、准确、及时,分析决算执行的问题,强化决算全面有效,决算分析结果与单位预算相互反映、相互促进。

 5.预算管理目标。做到预算编制有目标、预算执行有监控、预算完成有评价、评价结果有反馈、反馈结果有应用,增强预算意识,讲求预算效益促进产业发展。

 (四)预算业务职责分工

 1.局级领导,是预算管理的决策及责任者,对单位预算的编制、审核、执行、监督、决算等工作进行统筹协调与决策。具体职责是:制定单位预算业务方针政策;负责审批单位预算草案、预算追加或调整方案;负责审批年度预算执行结果(决策)报告;单位年度预算及决算报告必须经领导班子会通过。

 2.计财科,是预算业务的归口管理部门,在预算业务领导小组下开展工作,行使职权。其责任是:拟定年度预算基本要求、政策与标准、编制程序、收支范围、开支标准及资金分配等;负责对各明细项目预算建议的合理性及合规性进行审核,汇总编报单位预算;负责对批复预算进行分解、项目细化,落实到相关部门与岗位,并严格实施;负责拟定年度预算的'调整及追加方案,发挥预算的管控作用;负责预算执行情况统计与通报,监控、分析和检查执行情况,提出改进建议;负责预算绩效考评及决算报告编报,充分发挥预算绩效管理机能。

 3.采购管理岗位,负责物资采购预算的审核、汇总和编报。其职责是:负责与财务部门、项目管理部门及相关职能部门共同编报汇总采购预算;负责组织采购预算的执行,分析预算执行情况,汇总报告采购预算执行结果。

 4.人教科,负责薪酬支出的预算。其职责是:提供在职职工、离退休职工等基本数据情况;根据人员增减变动、职务(职称)变动和工资调整,汇总预算结果。

 5.业务(职能)科室,是预算业务的执行机构。其职责是:负责本部门基础数据申报,依据本部门的工作任务编制预算方案;对预算控制数据进行调整、细化,形成本部门的预算草案;对预算执行进行监控考评,向财务部门提供决算所需资料等。

;

财务预算决算怎么做

一、全口径预算的内容和范围

全口径预算就是把政府所有收支全部纳入统一管理,其目标定位于构建一个覆盖所有收支,不存在游离于预算外的政府收支,是将所有类型的财政资金收支都纳入统一管理体系的制度框架。我国政府预算管理的基本格局由公共财政预算、政府性基金预算、国有资本经营预算、社会保障预算和其他预算组成。公共财政预算指的是一般预算,它是财政部门最常见的预算形式,划分为中央政府预算和地方政府预算;政府性基金预算是各级人民政府及其所属部门根据法律、行政法规规定,为了支持某项目事业发展,向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无偿征收的具有专项用途的财政资金,它是政府预算体系的重要组织部分。全口径预算决算,即监督主体通过一系列方法和措施将政府所有的财政收入和支出均纳入预算和决算的法制化运行机制。

二、政府全口径预算存在的问题

我国的预算制度改革在不断推进,但尚未脱离传统预算管理模式的束缚,大量政府收入未纳入预算管理,这与预算的综合性原则相悖。预算制度体系还存在诸多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立法机关对预算的控制不到位。政府预算,表面上是政府年度收支计划的具体数字,实际上体现了政府的施政纲领与行政措施。预算管理制度明确规定,政府所有类型的财政收支活动都必须要得到立法机构的批准和授权,从而在财力保障上限制政府的活动范围。然而,我国立法机关却无法对所有政府收支活动发挥控制作用,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只能对预算进行一般性的审查,而缺乏可操作性的监督措施,当前人大的预算审查监督工作还较为滞后,远未完成由形式审向实质审的跨越,预算约束不够有力,部门的预算观念还相当淡薄,导致了预算软约束的产生。

2.预算权分散于各部门。财政主体多元化导致各级政府将财政预算简单等同于计划,预算权分散在政府各个部门,没有办法统一管理,尚未实现政府内部的财政统一。尽管我国部门预算改革中,实行一个部门一本预算,但目前财政部门还无法行使统一的预算分配权,财政、发改、科技等部门都可以行使预算分配权,这导致预算分配权分散于很多部门,对预算管理制度的运行和预算监督造成了较多问题,提高了预算编制、执行的成本。

3.预算编制内容没有涵盖所有财政性资金。财政性资金是指以国家财政为中心的预算资金、国债资金及其他财政性资金,既包括各级政府的财政收支,还包括与国家财政有关系的企业、事业和行政单位的货币收支。目前政府预算体系,预算管理的完整性、统一性还不够,纳入预算管理资金尚未涵盖所有类型的财政性资金,还没有做到“横到边纵到底”,突出问题之一是非税收入及土地出让金、社会保障基金等其他政府性基金收入,没有全部纳入全口径预算决算管理中来,不能完整而全面地反映政府财务信息,没有形成真正意义上的综合预算。

4.预算编制方法的科学性需要加强。目前,我国的财政预算编制模式,已从基数加增长转型到零基预算。零基预算编制模式,通俗地讲就是办什么事,给什么钱,办多少事,给多少钱,每个财年不留积余。预算编制采用“基数法”,各部门获得批准预算的额度取决于原有基数,而不是部门事权大小。这种情况下,预算编制与以前年度财政资金的支出结构、支出比例等使用效益割裂开来,而且缺乏合理的支出定额标准,导致部门之间预算的不平衡问题。

三、推进政府全口径预算的措施建议

1.加大宣传力度,让公众正确理解全口径预决算管理目标,提高政府公信力。目前人们对预决算管理目标的理解存在偏差,往往理解为财政资金收支计划,而忽略了预算发挥的两个重要功能,即作为最高立法机关和全体人民监督、审议政府财政收支运作甚至整个政府工作的有效方法和途径,对整个政府财政的收支规模发挥宏观控制作用。这一根本偏差,就使得预算管理执行主体出现错位的问题。应当进一步加大对全口径预决算的宣传解释,让公众听得懂、讲得出,详细了解公共预算的资金是怎样分配使用的,判断这钱花在什么地方、花得对不对,才有利于公众对政府的监督,从而提高政府公信力。

2.进一步完善预算编制内容,细化部门预算科目,促进预算编制的科学性。政府应建立以部门为反映主体的预算科目体系,以此为基础完善政府收支科目,建立按部门、经济性质和功能为衡量标准的政府收支指标体系,逐步缩小未纳入预算的政府性收支项目,合理界定公共财政事权范围,推动财政性资金全部纳入政府预算管理,促进政府预算的统一和完整。2013年中央财政预算报告采用“全口径”首次编报了社会保险基金预算,实现了我国政府预算体系的完整编报,更加清晰地反映国家财政整个盘子的收支安排情况,让“国家账本”更加规范科学。

3.推进预决算公开,提高财政透明度,完善政府财政报告体系。只有预算的透明,才有“看得见的政府”,人民才能行使监督权。以落实社会公众和立法机构对政府收支的知情权为目标,在预算的编制与审查批准中,可借鉴“开门立法”的做法,开辟适当的途径让社会公众充分表达其利益要求,帮助有关部门更好地发现、选择真实的公共利益,提高预算决策的科学化和民主化程度。建立规范的政府财政报告体系,全面反映政府各部门的财政状况和收支活动结果,全方位披露政府部门的资金收支活动信息,将完整的政府开支信息置于公众监督之下,将公共预算置于“阳光”下,确保国家的“钱袋子”更加安全,有利于实现人民群众依法有序参与民主决策、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的权利。

4.加强全口径预算的审查和监督,需要多方共同推进,建立上下联动的监督机制。应从各个环节增强对政府收支的行政控制和立法控制,实现对政府的监督和问责。事前由主管部门或专业人士对政府各部门收支方案的合理性进行评估;事中由财政部门和立法机关对预算有效控制,财政部门作为预算的初步审查单位,应重视预算的绩效评估,对部门申报项目的必要性、可行性、绩效目标、项目内容等进行研究论证,提高资金安排的科学合理性,推进政府预算公开进程,促进科学民主决策;事后由审计部门对全口径预算决算管理和效益情况进行监督。另外,公共预算的本质是取之于民用之于民,公共预算除了预算单位加强自身监督、财政监督、审计监督之外,还应接受公众、媒体的监督,不仅政府的全部收支要纳入人大监管视野,更要置于公众监督之下,确保政府资金都用在刀刃上,让公众真正享受经济社会发展的成果。

总之,将全部政府收支纳入规范的预算管理,是我国财政管理体制改革一直努力的方向,全口径预算管理体系不是仅仅依靠一套涵盖所有政府收支项目的预算报表体系就能够实现的,其全面推进还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人大、财政、审计和社会公众的监督及各方面的努力。此形势下对审计的要求更高,审计范围将更广,审计内容将更深,各级审计机关需牢固树立科学的审计理念,进一步改进和深化预算执行审计工作,提升预算执行审计的层次和水平,增强全口径预决算的科学性、整体性、宏观性和建设性

国家决算的过程

竣工决算的内容应包括从项目策划到竣工投产全过程的全部实际费用。竣工决算的内容包括竣工财务决算说明书、竣工财务决算报表、工程竣工图和工程造价对比分析等四个部分。其中竣工财务决算说明书和竣工财务决算报表又合称为竣工财务决算,它是竣工决算的核心内容。

应当先有预算,然后才有决算。而决算的内容是根据预算来的。如果有预算,决算的内容也就有了,如果没有预算也就谈不上决算。

竣工结算工程价款=合同价款额+施工过程中合同价款调整额-预付及已经结算工程价款(注意应按合同应留的保修金)。

工程竣工结算的审查。

一般从以下8方面入手:

(1)核对合同条款。首先,应该对竣工工程内容是否符合合同条件要求,工程是否竣工验收合格,只有按合同要求完成全部工程并验收合格才能列入竣工结算。其次,应按合同约定的结算方法、计价定额、取费标准、主材价格和优惠条款等,对工程竣工结算进行审核,若发现合同开口或有漏洞,应请建设单位与施工单位认真研究,明确结算要求。

(2)检查隐蔽验收记录。所有隐蔽工程均需进行验收,两人以上签证,实行工程监理的项目应经监理工程师签证确认。审核竣工结算时应该核对隐蔽工程施工记录和验收签证,手续完整,工程量与竣工图一致方可列入结算。

(3)落实设计变更签证。设计修改变更应由原设计单位出具设计变更通知单和修改图纸,设计、校审人员签字并加盖公章,经建设单位和监理工程师审查同意、签证;重大设计变更应经原审批部门审批,否则不应列入结算。

(4)按图核实工程数量。竣工结算的工程量应依据竣工图、设计变更单和现场签证等进行核算,并按国家统一规定的计算规则计算工程量。

(5)严格执行合同约定单价。结算单价应按合同约定或招投标规定的计价定额与计价原则执行。

(6)注意各项费用计取。建安工程的取费标准应按合同要求或项目建设各项费率、价格指数或换算系数是否正确,价差调整计算是否符合要求,再核实特殊费用和计算程序。要注意各项费用的计取基数,如安装工程间接费等是以人工费为基数,这个人工费是定额人工费与人工费调整部分之和。

(7)按合同要求分清是清单报价还是套定额取费。

(8)防止各种计算误差。工程竣工结算子目多、篇幅大,往往有计算误差应认真核算,防止因计算误差多计或少算。

决算书怎么做?和预算书有什么区别?

主要是拟定下达本年度《国家财政决算编审办法》,其内容一般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①抓紧年前增收节支和做好平衡预算工作,预防年终突击花钱,虚列支出,不按制度规定预退、预提财政收入,压低财政收入基数或对应收的财政收入,年内不入库、留到下年征收等问题。

②提出组织年终清理和年度对账工作的要求,即财政总会计上下级之间、与单位预算会计之间、与国库之间的年度预算、追加追减、补助、上解、暂存、暂付等往来款项,以及国库的预算收入划分报解等数字,必须核对清楚,并清理历年的借款,办理必要的手续。

③根据年度预算执行的具体情况,提出包括对企业、基本建设、事业行政单位和基层财政的财务决算审查重点和对决算问题的处理原则。

④提出决算编审工作的组织领导要求,即各级财政、财务主管部门要在当地政府和本部门的统一领导下,加强决算的组织领导,及时督促检查。

⑤提出当年决算编审工作一些具体问题的处理原则,如除正常的财政体制结算外,还要对各年预算执行的特殊事项,作出具体规定。

⑥ 规定决算报表报送的期限和份数,以便各级财政机关按时逐级汇总上报。 为便于全国统一汇总,财政部根据国家预算管理的要求和总预算会计制度的基本精神,对国家决算报表的种类、格式、内容和填报口径作出统一的规定。财政决算表格按适用范围分为财政总决算表格和单位元决算表格两种。其中,财政总决算表格反映财政预算收支情况和资金活动情况,预算单位元决算表格反映各个事业行政单位执行年度经费支出预算的情况、各项定员定额和事业成果的执行情况、以及单位资金活动情况和结果。财政决算表格按反映的内容可分为财政收支决算表、预算收支调整表、财政决算年终资金活动情况表、支出结余结转下年使用情况表以及其它各种分析成果表等。现行财政总预算会计制度要求的财政决算报表有十四种:

(1)财政收支决算总表,是财政决算的主体表,反映各级财政总决算收入、支出、结余的总情况,要求按国家预算收支科目分“类”、分款填列“当年预算数”、“调整预算数”和决算数。

(2)国有企业分部门收入决算明细表,反映各部门的决算收入,根据国库年报和预算收入明细账和国有企业上交的主要税收、利润、计划亏损补贴、承包收入退库等分类、分部门填列明细数字。

(3)财政支出决算明细表,反映各级财政支出明细用途(生产性支出和事业行政性支出)的按部门分“类”、“款”或各“款”、 “项”、“目”支出数,对总表支出决算进行详细分解。

(4)各项事业行政经费中的教育经费汇集表,反映列入国家预算的各部门教育经费总支出情况。

(5)财政决算分级表,反映地方财政收支决算中的分级情况。

(6)县级财政收支决算平衡表,反映县级财政收支及其平衡的情况。

(7)民族自治区财政收支决算表,除内蒙古、西藏、广西、宁夏和新疆五个民族自治区外,有民族自治州、自治县的各省、直辖市均应填列。

(8)最后调整的收入预算情况表,反映全年最后收入预算调整情况以及年初预算数与调整预算数之间的预算变动情况。

(9)最后调整的支出预算情况表,反映全年最后支出预算调整情况以及年初预算与调整预算数之间预算变动情况,包括下年结转、专项安排、上年预算追加支出、调入资金以及科目调剂等情况。

(10)支出预算结余转下年使用情况表,反映专项支出结转和事业行政单位包干结余结转计算情况。

(11)年终资金活动情况表,反映预算内外资金业源、资金运用和资金结存等科目的年末分布状况,是从旧账过入新账的凭证。

(12)本级财政决算往来款项明细表,反映本级财政机关年终暂收、暂付款项清理情况。

(13)城乡维护建设资金收支决算表,全面反映城乡维护和建设方面的预算内外资金来源和运用情况。

(14)支援经济不发达地区发展资金使用情况表,反映国家和地方对经济不发达地区安排的财政专项支援资金及其效果。

国家决算采用层层汇编的办法先由执行预算的基层单位决算编起,由各级财政部门汇编成本级决算。 单位决算表分资金活动表、支出明细表和基本数字表。数字主要有:

①预算数字,用于考核单位预算执行情况和事业执行情况。

②会计数字,反映单位预算执行结果的决算数。

③基本数字,反映事业行政单位的机构数、人员数以及事业规模数。基层单位决算草案编成后,按规定程序报上级单位。上级单位对其审核后,汇入本单位决算报上级主管部门。主管部门对其审核后,连同本身的决算汇编成本部门决算草案,并附有详细说明,定期限报同级财政部门。 财政总决算由基层乡(镇)财政机关开始编制,逐级汇总。县(市)财政决算分为乡(镇)级和县(市)两部分,两部分数字汇总后,即编制成县(市)财政总决算。如此层层逐级汇总,形成国家总决算。各级财政总决算各表的数字主要有:

①预算数,包括“当年预算数”和“调整预算数”,其中“调整预算数”在当年预算数的基础上调整上级财政专项下达的收支追加追减指标:上年结转使用数、动用地方财政结余、动支预备费和科目调剂等自行安排的全年预算数。

②决算数,各级财政总决算编制的本级决算收入数。

财政总决算各表编成后,还要根据财政决算收支数字,结合税收年报、各种财务决算、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完成情况以及平时掌握的有关材料,编写财政决算说明书,形成财政决算。财政决算说明书一般应包括以下内容:

(1)收入方面,结合年度预算安排和国民经济计划完成情况,分析重点企业、行业成本费用水平、资金运用和经济效益等情况;分析工资、物价调整国家重大经济措施出台后对预算收入的影响等。

(2)支出方面,结合各项事业计划、基本建设计划完成情况,各项定员定额执行情况,分析各项主要支出的结余或超支的主要原因,分析一年来预算资金投入的主要方向和事业成果及其存在问题。

(3)结余方面,分析全年总预算收支结余情况,各项专款结余和需要结转下年使用的资金占滚存结余的比重,分析下级财政结余和本级财政结余的增减变化情况以及决算收支平衡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以及其他需要说明的问题,意见和建议等。

财政总决算编成后,经同级人民政府审定盖章后报上级财政机关,逐级上报到财政部;财政部再连同中央级总决算一并汇编成国家决算草案,报国务院审定。

为保证国家决算的质量,对决算报表的各个环节都必须加强审查。决算审查工作与决算报表汇编工作通常是交叉进行的。审查的方法有书面审查、就地审查和派人到上级机关汇报审查三种,其中书面审查是最主要的审查方法。审查的形式有单位自查、联审互查和上级重点审查三种。审查查的内容有政策性审查和技术性审查两方面。其中,政策性审查主要有对各单位和各级财政机关贯彻执行国家各项方针政策、财政制度、财经纪律情况等方面进行审查;技术性审查则主要对决算报表的数字关系和完整性方面进行审查,并重点审查以下五个方面的问题:

如何实现建筑工程的全过程预决算管理

1、预算书:为施工的工程,根据图纸做出的预算书。

2、决算书:建设单位要做的,内容有工程结算费、设计费、审计费、土地勘察费等。该工程所产生的一系列费用。

区别:

1、预算书是根据甲方提供的图纸进行工程的预算即报价工作之后制成预算书。

2、决算是根据竣工图进行工程预算然后制成的决算书。

3、总的来说预算书是开工前的工作,而决算是竣工后的工作。

摘 要我国的建筑工程行业伴随着科学技术正在迅猛的发展,“城市化,科学化,人文化,绿色建筑”,成为当今时代的建筑的新理念,预决算的控制建筑成本造价,项目工程的招标工作,对施工单位的工作安排有着促进作用,完善建筑工程的管理制度。

关键词建筑工程;施工过程;预决算;管理

建筑工程的预决算工作是确定建筑单位的基本建设投资以及工程造价的内容。在如今,投资主体众多并且争夺激烈的形势下,首先要进行建筑全过程的预决算管理,目的是在于合理规范投资市场。本文对如何实现建筑工程全过程预决算管理的相关内容进行简单探讨。

一、我国建筑工程预决算中的常见问题

(一)建筑工程的预算定额的不健全因素。施工技术的,新工艺的相继出现带动了工程整个工程进度,在实际预算编制时,会遇到未直接明确定额套用,这会对不同的地区,不同建筑技术造成不符合实际应用。

(二)工程预算的高套定或者是重复的使用。这种现象的发生,会造成建筑工程预决算的虚高,在进行编制预算时,会重复对一项项目的收费,势必造成工程造价的高额支出。

(三)建筑工程量中的误差。预算人员对工程量需要进行二次计算,不同人对不同图纸的细节理解力不同会造成工程量计算中存在误差,这种误差计算会隐藏工程中的细节,工程量往往会虚高。

(四)对现场签证的重视度不高。在建筑施工期间现场签证很重要,因为现场签证在工程造价的绝大部分,如果重视度不够,会造成工程中的细节忽略问题,会增加工程造价的预算。

(五)材料价格的市场调研度不够造成的价格误差。建筑材料价格会随着建筑行业的走势而不断地进行调整,其特点是波动性很大,但是建筑材料是建筑工程的基础,占工程主体的绝大部分,因此,一项建筑工程前的工作内容中必然少不了材料的合理采购环节,一旦材料价格出现误差,势必会对整个建筑的预决算造成影响,造成成本误差。

二、建筑工程中预决算管理的作用

(一)有效地控制建筑工程的成本造价。施工单位进行建筑施工的前期工作也是关键性的要素,就是根据工程项目的程序要求,并且得到相关部门的认定批准后对这项工程进行成本预算,并且进行预决算的审核工作,保障施工单位所做的建筑工程安全可靠性。

(二)对建筑工程投资效益的正确客观的评价。如果工程在计划时间内完成工程项目,就必须要对完工后的工程进行投资效益的正确评价衡量,这其中包含预决算中涉及到的相关数据。建筑工程全过程的预决算是否顺利进行,是保障工程建筑投资指标数据的真实可靠性,进而影响投资效益预算衡量的准确性和整个工程的收益率。

(三)工程招标的开展工作。一个合格的建筑工程是由于一个良好的施工企业决定的,各个工程在进行工程的项目勘测,以及勘测后的图纸绘制后,需要对招商引资的投标商和建筑商考查,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工程招投标法》的相关规定,对建筑施工的预决算程序的编制,对招标标底以及投标的报价进行估算,以便未来工程项目的顺利发展。

三、建筑工程中的预决算的相关程序内容

(一)审核工程项目中的工程量。工程量的审核工作的关键性要素就是对工程量计算规则的熟悉以及了解运用。对工程量的计算范围,限制范围的划分,计算尺寸的核对信息是否与图纸相对应,避免因技术疏漏和惯性的人为错误对成本造价工作造成影响,同时这项工作的实施也是对材料采购,机器租赁等工程支出的预估是否能顺利进行的基础步骤。所以,建筑工程量审核管理工作的研究调查显得格外的重要。

(二)审核当中的套用单价方式。对于工程中的项目名称,项目内容是否与图纸相符,以及工程项目的换算内容,换算分人工,材料;机械设备的一部分或者是机械设备的全部换算都要符合规定的方法和换算系数。

四、建筑工程全过程预决算管理的建议

(一)建筑工程相关材料的审核力度的加强。建筑工程的预决算中材料审核工作是对建筑材料的数量,价格,规格等进行的审核工作,是审核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无论是管理人员对材料收集信息的准确度,及时性;还是材料采购的市场前景,价格,供应数量的市场调查和分析,以及建筑工程的现场核对来说,都是对管理人员的权责利用和预决算的执行能力极大的考验。

(二)预决算部门的联系工作。建筑工程的特点包括:单件性计价(对于建筑工程的制定专门用途,对不同的结构,造型装饰,不同体积和建筑面积,进行建设时要采取差异性的工艺设备以及建筑材料。这就会导致建筑工程的实体存在着不同点,再加上地区构成的投资费用的价值要素间差异,最后形成建设工程造价的不同),周期较长,预决算管理部门种类繁多等因素,导致整个建筑工程的工作扩展到建设单位审批部门,当地政府,技术勘测部门。

(三)材料的收集与建筑工程环境相结合。建筑工程的预决算管理工作与许多部门都紧密相连,为了取得第一手证明材料,需要多个部门的相互协调,使审查的结果具有说服力和真实可靠性。第一,收集工程审查的文件,合同,图纸,勘测数据等,对工程预决算实施正确的方案;第二,坚持现场施工调查原则,保障工程的施工安全和质量。在施工现场进行实地跟踪调查时,对实际工程量的核实工作,其次,整理分析技术人员的核实数据,及时的掌握第一手资料。

(四)对建筑工程预决算管理人员的素质培养工作。由于建筑工程预决算工作是一个比较复杂的工程,对工程审核人员的素质要求以及职业道德的考查也相对其他部门也比较严格,还要求其专业的技能掌握程度。预决算的工作是以国家相关规定为前提进行的,需要在实际工作中遵守法律,以公正严谨科学的态度审视每一项工程。还有在科学技术发展迅速的时代,计算机的熟练掌握的应用也很重要,对于极为复杂的预决算工作资料的整理分析,数据统计学会运用计算机技术服务工程,所以人才的合力分配也成为工程是否能顺利进行的要素之一。

(五)建立科学建筑工程预算管理制度。当地相关管理部门和行政机关应该加强建筑工程中的预决算管理工作,对预决算中的定额,收费标准,设备和材料价格进行合理有效指导工作。并且制定相关的制度,对建筑工程动态认真审核,并且跟踪调查的善后工作。其次,建筑单位应该明确招标价格,并进行报价,按照施工方案和图纸设计进行建筑施工,目的是一准确的预决算价格形成一项“低投入,高收益”的工程项目,以及项目工程实施过程中的信息采集工作的重视。这些都是基于建立一套完整的建筑工程预算管理制度。

(六)重视施工建筑图纸的预算编制。第一,要先做好一项工程开工前的准备工作,大量的收集信息,包括地质勘测汇报表,材料报表,现场施工说明等相关内容,从而确定预决算的编制方法。第二,在进行工程预算时,从实际工程情况出发,以公正合理的态度进行预算。

结束语:

建筑工程的预决算管理工作是控制整个工程项目投资的关键,在我国的基本建设方面,工程管理的投资逐步加大,所占国民经济的总支出的比重也很大,但是建筑工程预决算管理制度是否能合理,规范的执行,是否对我国的经济发展水平产生影响,以及现如今普遍存在的“三超”现象的解决,还需要长时间的跟踪调查。

参考文献:

[1]刘淑芹.世系建筑工程预决算中的常见问题及应对措施[J].华章.2012(03-20).

[2]徐阿英.关于提高工程预决算水平的有效方法研究[J].商场现代化.2012(02-10).

[3]谢昌芳.浅谈工程预决算审核中的常见问题及对策[J].水利水电工程造价.2009(02-25).

标签: 预算 决算

祥恒网络科技Copyright2022-2024祥恒网络版权所有. 备案号:湘ICP备20007799号 备案号:湘ICP备20007799号 站长QQ:201690762